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富士康跳楼上演N年后楼市景象

发表于2011-07-21
 据媒体报道,7月18日凌晨,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富士康北门百鸣园宿舍楼上,一名年仅21岁的富士康男性员工从6楼坠楼,当场死亡。虽然不明身亡原因,但是难以不让人想起去年的事情。富士康去年共发生13起员工跳楼事件。

   去年富士康一周两度加薪,推倒了加薪的“多米诺骨牌”,其他一些企业被迫跟进。虽说不能算是员工的胜利,但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草民的抗争成果。这跟楼市中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博弈不无雷同。我还记得去年的那段连环跳,有中国学者感慨说,“媒体改标题的速度已跟不上富士康员工跳楼的速度”。“跳楼”成了许多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,电子行业玩跳楼,大众也看得心跳,楼市同样也围绕房价是否跳水而翻来覆去的争吵。而国际媒体则将最大范围的关注投向这场中国大争论,他们不仅想弄清楚富士康发生了什么,更想搞明白中国在发生着什么。中国到底怎么了?

   一名富士康前员工在参加《一虎一席谈》时总结说:富士康是领先中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5年~20年的企业,它如今面临的频繁跳楼问题,将在5年~10年后在全国更加普遍地出现。《爱尔兰时报》也说,快速上升的自杀率是中国为其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。由于跳楼者大多是80后、90后这些中国年轻劳动力主力军,这一事件更应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,企业、政府和社会都该更多关心这些年轻人的精神危机。

   我虽不敢说几年后全行业会出现普遍跳楼现象,但是照今天的局面,房地产难免会重蹈富士康跳楼覆辙。中国许多城市房价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不仅是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子,中等收入群体也感觉很吃力。在高房价的挤压下,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一套房子耗尽了一生的财富,甚至是几代人的积蓄,这已经成为了社会不可承受之重。特别是80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大军,瞬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对房子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。然而尽管他们很努力,毕竟刚刚毕业没几年,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款几乎是不可能利用正当手段赚到手。其实房价的挣扎本算不得什么,高房价让他们失去了谈婚论嫁的资格才是最悲哀的,也是最尴尬的处境。就连温总理也承诺一定会在任期之内将房地产稳定在一个合理价位。

   富士康跳楼的大多为年轻人,楼市中压力最大的也是年轻人。国家连连出台宏观调控政策,试图稳定高涨不断的房价,然而总是梦想难以照进现实。我过去以为,为了拯救人类,房价必须“跳楼”,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愿望,实现“居者有其屋”的梦想。

   多年来,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,如果房价“跳楼”,中国经济也会出现连锁“跳楼”反应。如果是暴跳,那么将不知有多少富翁上演今天的富士康跳楼秀。如果房价不跳,那么房价也一定会反弹,再次上涨的房价将一次次让人们对中国楼市失望,对宏观调控失望。面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,的确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尴尬,使得经济决策左右为难。一面是新政连连出台,虽没能让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是房地产交易量的大幅度下降却是有目共睹的。一面是房价高涨的呼声越来越高,所以中国经济陷入了两难境地,就连决策层也陷入了两难纠结之中。

   其实楼市早就陷入一种怪圈,富士康连环跳楼魔咒越传越邪,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糟糕的循环,就像现在房地产界正在经历的这个怪圈。适逢房地产价格飞涨、投资楼市恰好成为敛财和一夜暴富的最佳工具,2009年进入“全民炒楼”时代,开厂不如炒楼,企业家们哪里还有心思做“实体经济”?央企带头、国企、民企跟进一头扎进楼市嗜杀,获取暴利,房地产就像一个巨大“黑洞”吞噬着社会上流动资金。房价不降大多数买不起房,先不论是否需要大多数都要买房,但是在现在的观念意识状态中,买房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需要。面对房价失望,面对调控丧失信心,正如富士康的员工们一样,到头来无路可走,只有死路一条。如果房价暴跌,跳楼的将是那些早已经被房地产利益所套牢的富翁们。

   眼下的房地产调控恰如富士康跳楼事件一样,玩的就是心跳。富士康总在上演一个又一个的意外,不知道哪里是结点,就像不知道房地产调控什么时候能真正见效一样。现在的情况是,行业内的,行业外的人都在踮起脚尖、伸长脖子等着最后的靴子落地。

   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,正如总理所讲,现在调控房地产处于两难境地。不调整老百姓不答应,调整银行不答应,中国经济不答应。

   目前的房价涨也不是,跌也不是,房价不“跳楼”,买不起房的就得跳楼,房价“跳楼”,炒房的就有可能会“跳楼”。如果房地产不能走出这个怪圈,N年后上演今天的富士康跳楼秀是在所难免的。

上一页|1|
/1页